日前,從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嘎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傳來消息,該縣的太陽能集中供暖項目開始試運行。項目克服了氣候條件惡劣、施工期短、資料短缺等困難,提前實現了集中供暖,為中小學、幼兒園、醫院等解決了燃眉之急。
薩嘎縣地處雅魯藏布江上游,海拔高,冬季十分寒冷,最低氣溫達到零下20攝氏度左右。以往每到冬天,縣城居民普遍燒煤炭或牛糞取暖,不但存在安全隱患,也有生態隱憂。加快解決供熱問題一直是廣大干部群眾的期盼,是一項迫切的民生工程。近年來,西藏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積極推進供暖工作,集中供暖項目成功投入運行,為當地群眾解決了影響生活質量的突出問題。
據介紹,薩嘎縣城太陽能集中供暖項目總投資1.53億元,總供暖面積80823平方米,每年供暖時間為10月1日到次年的5月31日。項目原計劃2020年2月實現供熱。為早日給群眾帶去溫暖,縣委縣政府壓實責任、主動擔當、靠前服務,研究決定組織倒排工期、攻堅克難,最終在今年11月就實現了供暖,進度大大提前。
據薩嘎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在薩嘎縣這樣典型的高寒地區進行供暖施工建設,對工程建設有關各方人員的素質、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要求極高。為此,項目邀請國內太陽能研究應用方面的權威機構提供支撐。技術人員對當地各類功能建筑負荷特性進行聚類分析,并搭建了模擬仿真平臺,對供暖系統設計進行指導。在熱源側,合理匹配系統設計參數,并優化控制策略,從而避免了采用靜態參數指導系統設計可能出現的系統匹配不合理、控制策略失調等問題。在供熱側,實現了建筑的分時分區供熱——即根據建筑用熱需求智能匹配熱量,合理優化系統熱量分配,從而避免了太陽能供熱系統常見的過量供熱、輔助熱源長時間開啟等問題。目前正在建設的在線監測診斷系統,將基于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,對運行數據進行實時監測,實現系統的在線診斷、遠程監控和自適應控制。
薩嘎縣城供暖項目的投入運行,極大改善了當地群眾和干部職工的生活條件,讓全縣人民再一次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。薩嘎縣委副書記、政府縣長郭光成說,集中供暖極大改善了薩嘎縣城的辦公和居住條件,體現了黨中央對基層干部的關心和關懷,進一步激發了干部和群眾聽黨話、跟黨走的決心和干勁。
摘自 《中國建設報》 2019.11.28 宗邊
|